朴易动态

理财热线
021-68825977

朴易资产:兄弟战车启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 朴易动态 - 朴易新闻

发布时间:2015-07-27 16:49:04
返回

2015年2月17日,公募基金从业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尚志民宣布公告离开公募行业。 

  经历了三个月的静默期之后,尚志民与兄长尚志强共创朴易资产,再战资产管理江湖。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朴易资产这驾兄弟战车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尚志民:热爱会让一切变得不一样 

  朴易资产这驾兄弟战车,兄弟俩各占50%的股权。兄弟俩分工明确,深耕二级市场的尚志民,主要负责公司的投资与研究。 

  平衡投资 

  投资家往往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巴菲特、费雪、索罗斯、林奇等投资大师概莫能外。可是对于尚志民来说,似乎其投资风格很难用价值、成长、激进、保守等简单的标签来概括。 

  作为国内任职时间最长的公募基金经理,尚志民的投资生涯始于基金安顺。同时,他亦是唯一一位管理封闭式基金到期的基金经理。自1999年6月成立以来至2014年5月封闭期结束,基金安顺累计实现收益超过8倍;封转开后,截至2015年2月17日,15年零8个月累计实现收益超过11倍,平均复合年化收益率18%。 

  更为难得的是,基金安顺在涨幅居前的股基中波动率较小,投资者在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至今至封闭期结束,几乎都能赚钱。 

  作为第一代公募基金经理,尚志民有幸在A股市场践行国内外各种投资理念。尚志民告诉《陆家嘴(600663,股吧)》记者:“从业五六年,我的投资风格已逐渐形成,后来一直在摸索和完善,个人投资风格可以总结为‘长远、平衡、从容、灵动’。” 

  “有人评价我在华安的业绩像高等级的信用债。对于业绩与波动率的结合,自己也比较满意。”尚志民如此总结自己的公募生涯。 

  在他看来,从长期来看,投资心态比智慧更重要。尚志民向本刊指出:“很多人认为公募基金比拼的是相对收益,实际上,在我的基金经理生涯,始终用绝对收益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作为基金经理,持续承受着很大压力,要求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市场上涨担心追不上比较基准,市场下跌担心基金亏钱,这种滋味基金经理们都尝过。就像打球时一样,压力之下经常技术动作变形,好的技术和技能发挥不出来。 

  尚志民却有着良好的抗压能力。2001年9月21日,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立,该基金首募50亿份,创下了当时公募基金的发行纪录,由尚志民担任基金经理。在建仓期,尚志民认为市场短期会有较大的幅度调整,不宜快速建仓,这一判断与很多投资者及机构发生了分歧。在压力下,尚志民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严格控制基金仓位,在随后的市场下跌时避免了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 

  尚志民认为“长远、平衡、从容、灵动”是相辅相成的。长远是指立足长远考虑,以在市场中活下去为目标。要在市场上长期存活下去,就要避免偏激,保持平衡。 

  平衡的好处是不走极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面对心理考验甚至煎熬时从容应对。可谓唯有平衡,方能从容。 

  平衡既包括策略方法、行业配置集中度、个股选择、风险控制、投资周期考虑等方面,也包括心态的平衡,情绪控制或情绪稳定。 

  同时,平衡也是一种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保持平衡可以使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不至于让投资组合陷入被动,陷入险境,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心态平和,始终泰然处之,做到从容不迫。 

  在尚志民看来,始终保持从容的心态才是做投资的最高境界。心态从容了,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市场起伏,敏锐地察觉市场变化,才能更好地投资布局,保持灵动。 

  灵动是指不呆板,不固执,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怎么做到灵动呢,就要保持心态开放,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并愿意去尝试,去调整,去接受挑战。所以只有保持灵动才能做到真正的平衡,灵动是平衡的灵魂。 

  总体而言,灵动、平衡是投资组合的表象,长远、从容是内在心态的反映。其投资理念具体表现为以持续绝对收益为目标并注重风险控制,组合配置相对均衡、绩效稳定、回撤幅度小,更适合专业投资机构对大规模资金的组合管理,投资行为上表现为前瞻性的提前布局。 

  有人分析尚志民过去十多年的组合,表面上看似平淡,但其实在不同市场阶段中绝大多数重要的机会都没有错过。如2000年的网络股,2003年的“五朵金花”,2005、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2009年的新能源,到近年来的环保、IT、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高成长机会。 

  还能再做二十年 

  “人的衰老往往先从大脑开始,希望还能做二十年投资。”尚志民告诉本刊记者。 

  在他看来,很多基金经理以“金融民工”自嘲,概因该行业压力大,回报却充满不确定性,所承载的压力行业外的人很难理解。 

  不过,尚志民认为,与孙正义的投资标准“Passion,Passion and Passion”类似,基金经理最宝贵的特质是有激情,热爱投资。热爱会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有了对行业的热爱,外人看来可能忙忙碌碌的特别苦逼,自己却是乐在其中。 

  回顾其在公募基金的投资,曾经做了很多前瞻性的布局。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做了一些逆向投资,总体来说,组合绩效比较稳定,回撤比较少,这种风格在公募基金里较为罕见。经历了十几年投资实践的检验,尚志民的投资理念基本适应A股市场。 

  平衡投资理念注重风险控制,能保持组合的灵活主动,对于以持续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而言,转换起来顺理成章。尚志民指出,有些投资人津津乐道于以前小额投资的成功,实际上,从2000万做到2亿与从2亿做到20亿,其中的难度有天壤之别。 

  在他看来,牛股并不是基金经理追求的终极目标。要长远地在投资市场生存,采取平衡的投资方法,可以少犯错误,降低单一错误对组合的影响,这是组合的威力。 

  尚志民认为,除非是行业基金,基金经理很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行业比较,涉猎相对广泛一点,有助于降低组合的波动。市场阶段性地会有一些表现好的行业和板块,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带有太过明显的行业烙印,押注在几个特定行业,组合的波动很难避免。 

  “投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正确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尚志民认为,对大规模资金组合管理而言,比了解自我能力圈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必须承认个体对市场认知的局限性和判断的不确定性。 

  “基金经理做好不容易,需要不断学习,勤于分析,要争取做成通才。不要固执己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不学习容易被市场淘汰。”尚志民总结道,“国外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在年纪大了以后,因为行动不便导致业绩下降。从国内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经历了几轮牛熊转换,始终活跃在第一线的,也只有少数人。” 

  “市场喧嚣的时候,不要被大众所左右,不要盲从所谓的主流,心态不能随指数和K线的变化而动。”尚志民认为,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往往是投资者情绪的宣泄和反应,要理解这种情绪,利用这种情绪,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利用市场情绪,可以逆向投资,在市场悲观的时候,可以低成本买到优质标的,而市场过度乐观,股价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时,可以适时平仓。 

  最后,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不是培养出来的,以上特质只是成为优秀基金经理的必要条件,优秀基金经理都是在投资实践中“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尚志民作为公募老将,其经验和风控意识,相对年轻的同行更有优势。 

  谈及目前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尚志民认为投资重要的是看股价对基本面的反映情况,而不是偏执于估值或者其所在的板块。他认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的观点:“如果我用泡沫来解释市场,等同于表示我其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两个字可以让我们逃避解释和理解的责任。” 

  对于投资标的选择,尚志民表示关注龙头型企业和变化中的企业,而回避安逸型企业和衰败型企业,特别是选择符合高利润率、高壁垒、高天花板“三高”,好生意、好团队、好价格“三好”,低风险、低竞争、低关注“三低”企业这几大特征的企业。 

  市场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不同,收益目标合理性的标准也不一样。尚志民认为,A股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和个股波动较大,热点转化较快,加上以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为基础和大背景,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追求15%~20%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应该是合理的,也是通过平衡投资方法可以实现的。 

  低调大佬尚志强 

  曾深耕一级市场的尚志强任董事长,主管朴易资产的运营与风控。 

  尽管全家都从业于金融资管行业,兄弟俩还是将朴易资产的定位为“合伙人”公司,而非家族企业。 

  低调大佬 

  尚志民在公募基金成名已久,尚志强却是名副其实低调的大佬。 

  实际上,尚志民进入资本市场还是受哥哥的影响。尚志强1991年投身中国资本市场,1992年起为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及各类中介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曾参与创设中国著名的咨信评级公司——新世纪(002280,股吧)投资。 

  此外,尚志强还曾主持包括青岛海尔(600690,股吧)、北京天桥、北京天龙、华北制药(600812,股吧)、东方明珠在内的数十家公司改制、股票交易和上市工作。他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重组办、上海市金融办、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及多家实业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或主要领导。 

  在他担任万业企业(600641,股吧)总经理四年半时间内,该公司市值增长4倍。此外,尚志强在还是新三板市场中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也进行了多项投资。 

  近年机器人(300024,股吧)项目大热,而尚志强早年创立的朴易投资早在2010年即入股沃迪装备,当时该公司还是一家在上海浦江镇上未成规模的企业,那时公司刚刚向工业机器人行业转型,并且已有成品。 

  在双申医疗的股权结构中,唯一的VC股东是朴易投资。2012年5月,朴易投资从公司原股东昊洋投资受让了双申医疗425万股,以21.25%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朴易投资董事长尚志强也同时出任双申医疗副董事长。 

  此后两年,朴易投资积极参与沃迪装备、双申医疗的发展经营及业务整合,并在日后的股份制改造以及运作挂牌新三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尚志强表示,尽管兄弟俩在之前都曾长期担任管理职务,但未来朴易资产的管理架构不会太复杂。投资类公司不是仅靠流程,而是需要员工都具备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 

  因此,团队建设是朴易投资管理的核心。首先,早期员工多来自朋友推荐,确保人品没有问题;其次,理念互相认同。朴易的定位是专注权益投资,希望将理念传承下去;最后,所有团队成员均具备一定能力和特质。今后,朴易资产会采用市场化方式加快补充更年轻的团队成员。 

  三大标准 

  截至目前,尚志强在新三板的投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虽然他在采访中一再谦称有一定运气成分,其投资方法当有值得借鉴之处。 

  尚志强在一级市场的投资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由他组建包括律师、会计师、券商专业人员在内的团队,一起对上市公司进行判断。 

  “我做过实业,也有过创业的经验,对于创业风险的把控较强。”尚志强告诉《陆家嘴》记者,他的投资有一个特点,只要是重点投资的企业,都会往前端走,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在资本运作方面发挥作用。 

  尚志强的投资并未拘泥于特定行业,投资标的所在行业比较分散,而是更关注企业的层面。在他看来,很多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有很多困惑,主要是因为有两套语言体系。有的PE看好某个行业,会采取抢赛道的方式投资,十个选手出来一两个就算成功。 

  “改变选手的体质,我做不到,但我可以帮他熟悉赛场,将鞋子等装备弄好,给他加点分。”尚志强希望能够帮到选手,实现产业和资本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投完以后任其自生自灭。 

  尚志强选择投资项目有三大标准:团队进取、行业空间广阔、财务安全。 

  尚志强解释,人的三观不一样,有些人比较图安逸,有些人比较进取,有人愿意创业,有人愿意打工,这没有对错。但是对创业者而言,一定需要有进取心,没有进取心,再多外力督促都没用。 

  同时,创业者还需要品质正直,它的作用在短期看不出来,但是不正直的企业家会走弯路,简直防不胜防。创业者最好年富力强,35~45岁左右的创业者,对行业有一定了解,如果愿意投入身家,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行业的前景做了判断。这个年龄层的创业者还能做15~20年,不会过分追求短期效益,也不至于太过偏激,知道执行的重要性。 

  所投项目所在的行业空间不宜太窄,不能将其完全押注在技术或政策上。市场容量足够大,使得企业发展的想象力比较大,对于团队的激励也不错。 

  最后是财务安全问题。这是选择项目的底线,财务报表里有窟窿的绝不能投,健康的财务报表可以显示创业者诚实,还有基本的财务知识。 

  “互联网×” 

  《陆家嘴》:朴易资产的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 

  尚志强:朴易资产最希望能管理服务三类资产客户:一类是家族传承的资产,这类资产比较庞大,也比较长期;第二类是包括社保、年金、保险险资、商业银行等机构在内的主流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金,这类机构能够多维、客观的评价投资业绩;第三类是希望获得阿尔法收益的海外资金。 

  《陆家嘴》:哪些是目前投资的“风口”? 

  尚志强:目前每个行业的龙头和优秀企业都在考虑和互联网结合,未来会创造出很多新的模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很多行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颠覆。这实际上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 

  另外一个风口是“中国高端制造2025”,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制造业必须升级。在未来15至20年,中国制造将填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落差,至少会达到日本、韩国的水平。 

  《陆家嘴》:如何理解价值投资? 

  尚志民:十个人谈价值投资,可能有十种不同理解。价值投资从来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与成长并不排斥。中国转型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在这个经济体,企业不成长,谈价值没有意义。